中國房子吃人?台灣建商資金大撤退

轉載林洧楨

房子會吃人?

「終於,房子開始吃人了」是最近中國網路瘋傳的一篇文章,該文將房價下跌導致買家本金全部損失的「爆倉」狀況,稱之為「房子吃人」,文章還指出,當前中國部分房價下跌三成,將是中國房市泡沫化的開端。

究竟房子會不會吃人,建商先知道。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市公司赴中國投資的統計,23家台股上市櫃建商,錢進中國的累計總投資金額,從2015年第2季最高峰的新台幣279億元,至今年第2季為止,該資金規模已降到193億元,3年減碼超過3成。

雖然對市值規模達人民幣430兆元(約合新台幣1940兆元)的中國房市而言,台灣營建類股投資金額只是九牛一毛,但這群對房地產嗅覺最靈敏的台商,在過去中國多次打房時都嚇不跑,為何卻在新一波房市調控之際,不約而同紛紛轉向回台?

人民幣貶、貿易戰
「不知哪根針會戳破泡沫」

賠多賺少是最主要原因。根據各家建商財報揭露的數字,目前23家還有投資中國的上市櫃營建股,帳上顯示投資虧損的達15家。換句話說,投資中國房市賺錢的比率不到三分之一,這其中,以國建賠近20億元最高,冠德賠近6億元、昇陽建設也賠近5億元,列為賠錢大戶。

「三年前就發現,錢放在中國的效益不好,所以就將錢拿回來投資台灣。」過去三年匯錢回台高達63億元,也是這波減碼投資中國房市最多的建商——遠雄建設發言人程澤昕直言。

人民幣貶值,是多數建商選擇此時將錢匯回的另一個原因,住商不動產中國總經理周宇鳴即指出:「建商不希望資產貶值,於是開始挪移資產。」但更深一層看,上市櫃建商看壞當地房市前景背後,竟還藏著中美貿易戰這個關鍵的攻防門道。

房地產終究只是內需市場,為什麼和決戰境外的貿易戰有所牽連?

「中美貿易戰美國也打中國股市、匯市和房市,中國股市跌破2700點,匯市亦告失守,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將貶破7元,房市當然也是重點。」西進中國逾15年的台商地產專家、上海衛民不動產策畫智庫負責人蔡為民分析,美國藉貿易戰抑制外銷,逼迫中國回歸內需,把已經到頂的房市拱到泡沫崩盤,因為只要讓中國步上日本經濟因房市崩盤的後塵,這一戰就提早分出勝負。

蔡為民還點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,就是2018年7月31日之後新一波談判破裂。在此之前,中國政府的打房調控政策,官方仍一貫維持「遏止房價過快上漲」用詞,一定程度暗示「還准漲,但要有所節制」的政策態度,但是在中美貿易開戰之後,官方談話已經刻意拿掉「過快」,只剩下「遏止房價上漲」,還用了「下決心」的字眼,就是在對外明示:「已經不准繼續漲」,這也被認為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,對美國總統川普貿易制裁下的第一道內部備戰動員令。

「最可怕的是,不知道哪根針會戳破中國房市泡沫。」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,回歸基本面數據,更可看出中國房市正面臨的泡沫化風險有多高。

風險一,中國房市總市值規模超過GDP 5倍,足夠壓垮經濟。

房價到頂!
四大城市就抵一個美國

雖然中國房市從2009年到2017年,歷經4波調控打房,每次房價都是越打越漲,但這回以中國上海市最精華的內環地區為例,8年前房屋平均單價約每坪新台幣53萬元,到2016年已超過165萬元,過去怎麼打房也攔不住的爆發力,卻在去年已看不到房價再往上衝的力道,廈門等漲過頭的二、三線城市房價也開始消風,業者普遍認為:「中國房價已經到頂。」

如此高房價水準,造就中國房市總市值從三年前最高估值再大漲約139%,如今達人民幣430兆元,這是中國一年GDP 5倍大規模,相較全球平均值約2.6倍,已高出近一倍。在中國房產界還有「股市只值不到六個蘋果,但房市,北上廣深就能抵一個美國」的說法。

高房價的風險在於,美國經歷2008年次級房貸引爆的金融危機,深知若中國還想繼續由政府帶頭槓桿土地資產,帶動房價上漲、變賣土地賺錢還債,就須壓注超越過去的更大金流才可能達成目的,但這將使得房市崩盤風險大幅飆升,不僅有系統性的崩盤危機,更將重創中國經濟。

●過去3年,撤資最多前5名合計近90億

■遠雄:撤出中國投資金額 63.12 億新台幣
■國產:撤出中國投資金額 12.34 億新台幣
■昇揚:撤出中國投資金額 6.81 億新台幣
■華固:撤出中國投資金額 4.89 億新台幣
■宏普:撤出中國投資金額 2.35 億新台幣 

資料來源:公開資訊觀測站       整理:林洧楨

提供借款服務、大額借款、營運週轉金、臨時週轉金、大宗貨品借款、二胎房貸、支客票貼現、貴重物品借款及汽車借款...等多元 化選擇。資金週轉短期週轉免求人

客戶服務專線:07-743-1177

LINE ID : kshin45

地址:高雄市鳳山區自由路45(近捷運鳳山站1號出口)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kh74311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